支付宝联合兴证全球基金、南方基金、中欧财富、广发基金、嘉实财富、财通证券6家机构在今年1月4日推出的重磅投顾新品“金选投顾”近日被叫停。有消息称被叫停是因为支付宝没有基金评价业务资格,因此其选定金选基金池存在合规问题。
这不是第一次支付宝第一次遭到打压了。或许我们说打压多少有些措辞不当,而是应该说支付宝正在走向逐渐合规的路上。
先是《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》,管控余额宝。再是花呗、借呗分家,接入征信,连性质也变成了小额贷,消费金融。
今天咱们就先说一说这个花呗。花呗在2015年4月上线,有媒体报道称,花呗最开始的上线的目的,其实并不是借钱。而是在双十一血拼的时候,增加用户付款的流畅度。
什么意思呢,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在淘宝进行过冲动消费的时候,或是在李佳琦那句“买它!”中慷慨解囊。或是看到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打折促销。尤其是在双十一的时候,这样的冲动消费更是不计其数。
这个时候,能劝住你的,不是平时在网上看到的“理性消费”。而是在你兴冲冲的付款时,支付宝提示你的六个大字“您的余额不足”。

这就是花呗存在的意义,它把“您的余额不足”变成了,“选择花呗支付,0利率”。就好像在我缺钱的时候,隔壁好心的王叔叔跟我说,我借你钱!下月有工资还我就行!

想清楚,这个王叔叔可不是恶俗意义上的王叔叔。可没有血缘关系。就像支付宝,不是某些人在网上叫一声马爸爸,支付宝就大笔一挥告诉你不用还了。上次乱改账本的孙猴子因为这事上天挨了一顿好打。花呗这么轻松的就把钱借给你,是有目的的。
其实花呗的目的很简单,通过让你开通花呗,强行拉高你的预算,降低【花钱】的敏感度,说白了花呗一开始就是双十一的润滑剂。有数据显示,接入花呗后,商家的成交转化率提高了40%!
但到了后来,人们发现,花呗可以用来日常花费啊,虽然我下个月也要还,但是这笔钱先放银行一个月多吃点利息不好吗?于是花呗就开始更多的参与到日常生活中来。
但这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,比如超前消费,有些人因此从月光族变成了上月光。而有些专家对于花呗的高利率也提出了质疑。

两个朋友一个找你借500块加油,明天给你。另外一个找你借5万买房,明年还你。不论是从借钱意愿,还是从利益最大化来看,借五万的那个都应该是利率更高的。
但花呗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有人算过,花呗分期的话,利率最高能达到15%以上。其实这还算好的。有网友称京东金融的贷款的利率能够达到34%以上。
有了支付宝的这个好榜样,这些公司纷纷开窍了,这年头干啥都不如出门放印子钱,分期乐36%利率、还呗15%、捷信消金36%左右。
资金压力小,利率高,单笔账单金额较少,容易控制坏账率。野蛮生长的消费金融,纷纷盯上了这个风口。有钱谁还做投资啊,注册个消费金融公司去放印子钱多好。

而大公司也纷纷下场,2015年百度金融部本被直接整合为金融事业群,重要性上升到了百度战略级位置。
2015年9月,小米贷款推出app。
2016年8月31日,华为钱包上线,意图通过这款APP切入金融领域。
2018年11月,OPPO钱包app上线
2018年4月,百度宣布原金融事业群组进行拆分,独立运营,使用“度小满金融”进行独立运营。

通过花呗的成功,大家发现了,原来还是金融赚钱,什么理财基金,都不如直接将钱借给有需要的人。但这样直接明目张胆的放引子钱,多少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。于是,品牌隔离计划就这么开始了。
2018年度小满完成独立运营,2021年11月24日,支付宝宣布花呗、借呗将进行品牌隔离。直接承接方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。

虽然支付宝将自己曾经的业务,一项项的剥离出去,但从结果上看,支付宝能干的事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支付了。而不再满足于支付的支付宝,正带着一批大公司的金融梦,缓缓向上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ianshang6.com/337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