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像个空口袋,等着你去装。装什么,有什么。—— 冯骥才 ??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小区有个公益群,群主应该是个热心人,她自己有理发的技术,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在群里发消息告知几点在几号楼下可以免费理发,特别在疫情大家都出不了门的时期,尤其显得暖心。后来这群主经常在群内分享商品让大家购买,价格比外面要便宜一些。
卖鸡蛋、卖西瓜、卖牛奶,时常发送消息让大家接龙,我有时也想买点什么,但群主从未在群内明确过提货时间,时常货到了发一个提货地点让大家去拿。我一直没有买过是因为送货时间不明确影响自己的生活安排。
今天我看到群主发了一个消息:一捆葱五斤,十一元,要的可以接龙。只有三个人接龙。有人问几点取货,群主答下午六点。这次的提货时间正好是我下班到家的时间。中午一点正准备接龙时群主在群内发消息,告知葱已经送到了并艾特了三个人。接龙的三人也回复了马上下楼去取。但十分钟后有一成员说下来取时发现已被人领完了,并没有自己的。群主说,有个人来拿,我以为是你就给他了。没领到菜的人说,我已经午休了接到你消息下楼来的,就三个人你都弄错怎么搞的?我穿衣服、上下楼来回二十分钟,一肚子气。群主好像很委屈地说:你有地方撒气,我还没有呢。没领到菜的人也不示弱,你有气自己反思,我生气是你造成的。群主好像更生气地说,你别买了,不卖你了。
我正看得热闹,那位没买到菜的人并没有回复。好奇如我,打开群成员查看已经找不到她了,不知道她主动退了群还是群主把她踢出群了。
我个人感觉这时的群已不是一个公益群,更像一个菜市场,群主像是菜市场一个带有地痞习惯的管理者,我给你提供信息你只能买,不能提出异议,提出异议就要你消失。群主依然在发消息,说她只是帮助大家买一些实惠的东西,自己不赚钱,有做的不对的地方,请大家理解之类的话。
由此想起了前天看过一个网友的一个困惑:有人采访小区居民:“假如你阳了,是愿意被拉走集中隔离,还是愿意居家隔离?”答:居家。 又问:“假如你家邻居阳了,你是愿意他被拉走集中隔离,还是愿意他居家隔离?”答:快点拉走!
很典型的两个双标例子,对待同一件事的标准不同,相互矛盾。很常见的原因是因为出发点和利益点不同,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,不足为奇,人生来自私、趋利避害。况且很多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其自身的做事行为,同一件事有的人能认识到发生矛盾的根源积极处理,而有的人只会激化,让人不愉快。所以如何避免双标都是纸上谈兵,大部分需要自身醒悟。
我们总说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只对自己宽容,对别人要求严苛。想要杜绝双标不容易,但远离双标的人可以做到,毫不犹豫地退出了那个所谓的公益群,退群前我又查了下群成员人数,比这个风波前少了三人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ianshang6.com/300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