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读书时,每每读到这如画的诗,心中不禁感慨万千,十多年的读书生涯,到现在,只是在脑海留下不多,还记忆犹新的诗句了,其余的,大多数都还给老师了。
杜甫,(712年——770年)字:子美,自号:少陵野老。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一生写下1400多首诗,一代诗圣!自幼出生一般官宦之家,年少游历四方,多次应考落第,宦途不顺,到了三十岁,那个时代的三十岁就是老大不小了,迎娶好友的女儿为妻,次年父亲去世,从此开启人生磨难。755年安史之乱爆发,杜甫辗转多地,当过小吏,下过岗,辞过职,做叛军过俘虏,目睹了上层社会的奢靡之风,与下层百姓的艰辛万苦,依然心怀国事,心系苍生,在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下,看到民众的疾苦,政局的动荡……写下: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
杜甫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,33岁时在洛阳大他12岁的李白,结下了“醉眠秋共被,携手日同行”的深厚友谊。人生如戏,各个唱的不同,有的唱喜剧,有的唱苦情,结局也不相同,一个诗仙,一个诗圣,一个海阔天空,放荡不羁,一个忧国忧民,苦难缠身……35岁客居长安多年,过着清苦的生活,44岁回到家里,还没进门就听到哭声一片,原来是小儿子活活在家饿死……48岁时一家入川躲避战乱,辗转来到成都,在好友的帮助下,在城西涴花溪边,建了一个草堂,世称:杜甫草堂。
唐代宗大历五年,原本准备投奔舅父,一家人坐一叶小舟,遇江水暴涨,经常数天颗粒未进……不久在船上去世时年59岁。
一直生活在战火连天、死里逃生、饥寒交迫的漂泊环境中,历尽沧桑,方能写下: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,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,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,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忧国忧民诗圣——杜甫。
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ianshang6.com/21257.html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ianshang6.com/212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