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为了数学考试难而拍手叫好的,说这样才能为国家筛选理工科人才的,甚至要求以后年年都这么出题的,我看都没安好心。因为这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,使得高考丧失公信力。就像让一群学生天天练习万米长跑,结果考试时候考百米赛跑一样荒谬。人家辛辛苦苦三年,废寝忘食练习长跑,到达高考考场,却发现今日的科目是短跑,辛勤练习三年的同学,全都傻眼了,最后都考了不及格,短跑的技术估计都是一头雾水,估计连起跑器怎么用都不知道吧(800m及以上长跑不用起跑器的)。

反而不如一个整日吊儿郎当不训练,但是却稍稍有点短跑天赋的同学考得好;更比不上那些家庭条件优异,请私教把各项运动全都学了一遍的同学啊。结果一群人还嘲笑说“短跑跑不好就是身体素质不行“变通能力不行” “国家就是要筛选掉这样的垃圾”而且还有个严重的问题,假设以后每年高考都这么考,达官显贵们就会给自己子女请私教上数学课,提前学习各种数学竞赛知识,名师一对一指导,(我高中在理科实验班,数学老师水平不错,业余带竞赛大班课和一对一竞赛指导,一节大班课的费用是我十天的伙食费,一对一更不敢想了)
甚至会有人提前学习大学内容,来搞降维打击。毕竟高考就是考些非高中常规题目,如果提前学习竞赛乃至大学知识,涉猎颇广,即使是高考题目再“非常规”,对于这些补习过竞赛和大学知识的孩子来说,都是轻车熟路。这不就是硬生生断了广大普通考生的后路嘛!除非是千里挑一的智商,否则对于大部分出身于普通家庭,智商也没有非常高的孩子,在这样的考试题目下根本不可能考出好成绩!因为考试的题目类型和平时练的根本不一样!虽然个人并不赞成“题海战术”和“无脑死学”,但是不可否认,如果题目灵活到与平时练习的类型都不一样,那读高中还努力什么呢?寒窗苦读十几年,最后一朝作废,成绩还不如那些整日疏于学习的人,因为你苦练的做题技巧和本领,高考根本不考啊。

人家权贵子女,因为涉猎颇广,做起数学题来得心应手,在数学一科上就和普通孩子拉开了几十分差距。这样的不公平,估计会大大降低高考的公信力,占人口比80%的普通家庭孩子不愿意努力备考,考生的水平越来越差,到时候该担忧的是民族的未来了。此外,数学其实考的是智商和思维,我不否认,但是人也要承认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。高考数学考题偏难偏怪,题型过于创新,就是否认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,反而是认为“智商至上”、“基因至上”、“教培至上”、“家境至上”和“努力无用”,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,因为智商和家境这两样东西,你都无法选择和改变。而且我已经在大学里见过不少智商很高,但是平时无所用心、庸碌无为、耍小聪明、不努力乃至躺平的人,这样的人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呢?就像守着金矿但是不想去费心、去努力挖掘,最后还不是泯然众人吗?有什么可骄傲的?拿到一把好牌却打的稀巴烂才让人惋惜呢。

举个例子,我高中班级的大学神,学习起来从不费力,数学物理顶呱呱,还写的一手好作文,高考考上了浙大电子信息专业,全班同学都羡慕他学习不费力还能考上名校。结果大学延期了一年才惊险毕业,差点被劝退,就是因为沉迷游戏不能自拔,把学业都荒废了。现在他在杭州工作月薪一万,当年高中有个被他嘲笑“死脑筋”的同学,北邮本硕毕业年薪三十万了,更别提高中班级一堆硕士毕业进了阿里字节年薪四十万的了。而且有些人能够成大事不是因为智商,比如曾国藩小时候还是备受嘲笑的“笨小孩”呢,读书效率、记忆力远不如普通孩子。所以单纯以智商来筛选人才,万万不可取,而是要鉴别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啊
关于今年的本科录取分数线,预估也会降低,所以同学们也不必过度伤心,一个人考不好是能力问题,一群人考不好,那么就是卷子难度确实挺大的,如此看来,录取分数线也会随之降低。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
以上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讨论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ianshang6.com/17420.html